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2025-03-20
来源:
浏览量:

背景

大肠杆菌是微生物学中研究最多的微生物之一。由于其生长迅速、易于基因操作和相对较高的蛋白质产量,它在重组蛋白生产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尽管有这些优点,但它不能有效地自然分泌蛋白质仍然是一个缺点,导致蛋白质以包涵体的形式聚集在细胞质中,从而导致总蛋白质产量低。已经设计许多方法来减轻这一弱点,加强细胞外分泌,以增加蛋白质产量。

2025年3月3日研究人员在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dvancements in Escherichia coli secretion systems for enhanced recombinant protein production”的文章,该文章综述了大肠杆菌的天然和工程分泌系统,强调了它们在增强非糖基化蛋白分泌方面的潜力。自然一步(例如I型和III型分泌系统)和两步系统(例如Sec和Tat途径)与基因工程、诱变和合成生物学方法的最新进展一起详细介绍,旨在提高蛋白质产量、折叠和分泌效率。新兴技术,如ESETEC®和BacSec®平台,为更高的蛋白质产量提供了可扩展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主要挑战包括有限的细胞能力和蛋白质聚集,通过创新的策略,如细胞壁修饰,伴侣共表达和培养基优化来解决。本文综述了大肠杆菌对工业应用的适应性,以及重组蛋白技术的前景。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大肠杆菌膜结构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膜由三层结构构成,内膜(IM),外膜(OM),周质空间。周质空间:提供一个高度氧化的环境,有助于蛋白质折叠,二硫键形成以及伴侣蛋白辅助稳定,这些对于有效的分泌至关重要。周质中的积累有时会导致蛋白质聚集,则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泌途径。

外膜:外膜蛋白(OMPs)通常具有β桶状结构,主要参与酶促反应和物质转运。外膜的双层膜由内侧的磷脂和外测的脂多糖(LPS)构成,其中脂多糖可通过其成分内毒素在细菌裂解时释放,在宿主内引发免疫反应,有助于细菌防御。

细胞包膜:作为附属物(如鞭毛和毛)的附着点,帮助细菌细胞运动、交流和附着。包膜蛋白参与了一步分泌和二步分泌途径。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大肠杆菌的天然分泌系统

一步分泌系统

通常大肠杆菌使用T1SS(I型分泌系统),并与鞭毛T3SS(III型分泌系统)一起在其自然状态下进行蛋白质易位。

I型分泌系统(TISS):由内膜ATP结合蛋白(ABC),外膜孔蛋白(OMP)和膜融合蛋白(MFP)组成,他们在细胞质和细胞外之间形成一个通道,使蛋白质能够完全绕过周质。利用一步分泌系统生产重组蛋白有几个缺点。选择的目标蛋白需要一个分泌载体(例如:蛋白+HlyA);分泌系统依赖于HlyB/HlyD的共同表达来分泌。

III型分泌系统(T3SS):一种高度特化的分泌途径,它能实现蛋白质的胞内递送。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二步分泌系统

二步分泌系统通过内膜再通过外膜将蛋白质分泌出去,通用分泌(Sec)途径和双精氨酸转位酶(Tat)途径分别用于将未折叠和折叠状态的蛋白质从内膜转运到质周间隙。通过2型分泌系统(T2SS)和5型分泌系统(T5SS)从外膜转移到外部环境。采用两步分泌途径可以增强多种蛋白质的分泌,对外膜进行改造可以促进周质内蛋白质向细胞外释放。

蛋白质通过内膜的转运

Sec途径:通常转运未折叠蛋白,在Sec通路中,靶蛋白与SecA/SecB偶联或信号识别蛋白(SRP)偶联。在信号肽的帮助下,许多蛋白质进入存在于IM上的Sec转位酶,并将蛋白质转运到外周质中。Sec转运酶通常包括SecYEG和SecA蛋白,用于蛋白质的翻译后分泌。SecA的ATP水解提供能量,SecYEG形成跨膜通道,SecB(一种在转位前稳定前体蛋白的分子伴侣)稳定未折叠蛋白。

Tat途径:转运折叠蛋白,带有辅助因子的蛋白通过另一种称为双精氨酸转位酶途径或Tat途径的途径在IM中易位。Tat通路利用TatBC和TatBC识别的Tat(A)复合物一个特定的信号并与之绑定。这导致招募各种TatA单体,形成跨膜通道的蛋白质易位。Tat的转运效率低于Sec的转运效率。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提高分泌效率的优化策略

信号肽序列的优化

优化信号肽可提高转运效率,稳定性,特异性来增强重组蛋白的分泌。常用策略包括如下:

1)合理设计和诱变,以修改疏水性和切割位点,以便更好地分泌;

2)与MBP或OsmY等载体蛋白融合,以稳定新生多肽并防止降解;

3)通过定向进化筛选,通过遗传文库识别高效信号肽;

4)可以使用SignalP和TatP等计算工具设计合成信号肽;

5)菌株工程方法,如共表达伴侣蛋白或修饰膜透性,进一步提高分泌效率。

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

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细菌细胞壁进行改造提高膜通透性来增强分泌,例如基因的精准敲除或敲入,从而调控与分泌的相关基因表达,例如编码伴侣蛋白,信号肽或外膜转运蛋白的基因。还可以通过降低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降解以及改善细胞应激来优化菌株,提高整体分泌效率。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培养基优化和化学方法

调整培养基的成分,例如添加葡萄糖和甘油作为碳源提供能量;培养基的pH和渗透压也起着重要作用。添加化学添加剂IPTG进行蛋白诱导;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20可以减少疏水性蛋白质的聚集。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或甜菜碱可以稳定折叠中间体,减少错误折叠或聚集。添加半胱氨酸,谷胱甘肽或二硫苏糖醇(DTT)可以促进二硫键的形成。

 

兴技术平台

ESETEC ®系统是由Wacker公司开发的一种大肠杆菌蛋白质分泌系统,基于大肠杆菌K12菌株。

基因敲除外膜空间的minA和minB基因,优化外膜和信号肽,使其在表达后能够分泌重组蛋白。该系统可以生产原核,真核,哺乳动物来源的非糖基化蛋白质,大小范围在5kD到150kD之间。

BacSec ®是由Oncosimis Biotech开发的一款新技术,整合上游和下游过程,采用连续生物处理模式,通过灌流技术提高蛋白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该平台无需破坏外膜即可实现蛋白分泌,减少宿主细胞蛋白污染。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

总结与展望

随着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过程优化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的蛋白分泌效率。例如,开发工程化伴侣系统、设计杂合信号肽以及采用连续生产技术等,将推动重组蛋白生产技术的进步。大肠杆菌在重组蛋白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优化分泌系统和生产流程,可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蛋白生产,满足工业和医疗领域的需求。

 文献分享:提高重组蛋白效率的大肠杆菌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