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抗原(CD19)在B淋巴细胞上充当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CR)的共肽,CD19是正常和肿瘤B细胞以及卵泡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标志物。CD19通过调节B细胞受体(BCR)依赖性和独立信号传导来建立固有的B细胞信号传导阈值。CD19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发挥重要作用。
CD19的表达分布
CD19主要表达在B细胞,浆细胞,它在生殖细胞中也有表达,例如早期精细胞中。它在T细胞中没有表达。与CD20不同,CD19在B细胞成熟所有阶段都有表达。

(数据来源 uniprot)
CD19的结构
CD19是一种I膜蛋白,它由位于染色体16p11.2上的CD19基因编码,由55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小为95kDa。具有单个跨膜结构域、胞内C末端和胞外N末端,细胞外元件包含两个C2型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由一个较小的潜在二硫键连接的非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分隔),以及N-连接的碳水化合物结合位点。而细胞内C末端结构域具有多个酪氨酸残基。

(数据来源 uniprot)
CD19的功能和靶向治疗
CD19充当BCR信号转导的关键共受体。它与CD21,CD81和CD225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由于BCR信号传导需要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激活,因此CD19募集并放大了SRC家庭蛋白酪氨酸激酶(如Lyn和Fyn)的激活。BCR激活后,CD19还通过募集和激活PI3K和下游Akt激酶增强了BCR诱导的信号传导。CD19信号传导对B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包括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它还在抗体产生和维持免疫稳态中起作用。
CD19在大多数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使其成为淋巴瘤治疗的理想靶标。目前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CD19导向疗法包括Tafasitamab、loncastuximab tesirine和CAR-T产品,他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Tafasitamab是一种Fc增强型的人源化抗CD19单克隆抗体,通过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和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发挥免疫治疗作用,Tafasitamab可以与其他免疫调节剂lenalidomide联合使用,后者具有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和促红细胞生成特性。在II期L-MIND研究中,接受塔法西他单抗治疗的患者总体反应率(ORR)、完全反应率(CR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60%、43%和12.1个月。
Loncastuximab tesirine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在II期LOTIS-2试验中评估时,Loncastuximab tesirine显示出客观缓解率(ORR)为48.3%,其中24%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中位总生存期(mOS)为9.5个月。
Tisa-cel是一种抗CD19 CAR-T细胞疗法,具有4-1BB共刺激结构域。在II期JULIET研究中,tisa-cel显示出客观缓解率(ORR)、完全缓解率(CRR)和中期总生存期(mOS)分别为52%、40%和8.3个月,长期JULIET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BELINDA III期试验中,tisa-cel被发现并不优于标准治疗(SOC),两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mEFS)均为3个月。

(数据来源 Lownik J,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4)
我们收集整理一批CD19相关抗体序列信息。文档可关注公众号“迈思生物”,号内回复“CD19”下载。

